中心刮泥机作为污水处理厂、沉淀池等水处理设施的核心设备,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固液分离效率和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受介质特性、运行负荷、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,设备易出现各类故障。本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,梳理核心故障类型及排查解决方法,为运维人员提供实操指南。 
   一、驱动系统故障
 
  驱动系统故障是中心刮泥机最常见的问题,主要表现为电机不启动、转速异常或异响。电机不启动时,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、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排除供电故障后,重点排查过载保护装置是否跳闸——若跳闸频繁,可能是刮泥机底部积泥过多导致负载超标,需先清理池底积泥再复位装置。转速异常多由减速箱故障引起,如润滑油不足、齿轮磨损或轴承损坏,此时应停机检查减速箱油位,补充符合规格的润滑油,若齿轮或轴承出现磨损痕迹,需及时更换配件避免故障扩大。驱动系统运行时的异响,往往是联轴器偏移或螺栓松动造成的,通过调整联轴器同轴度、紧固连接螺栓即可解决。
 
  二、刮泥系统故障
 
  刮泥系统故障直接导致排泥不畅、池底积泥堆积,常见表现为刮板卡滞、刮泥效果不佳。刮板卡滞多因池底存在大块杂物(如石块、纤维束)或刮板变形,排查时需停机放空沉淀池,人工清理障碍物,同时检查刮板与池底的贴合度,对变形刮板进行校正或更换。刮泥效果差可能是刮板磨损严重、刮泥角度不合理或排泥口堵塞,运维人员应定期检查刮板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件;通过调整刮泥臂角度确保刮板与池底间隙在合理范围(通常为5-10mm);定期清理排泥管道,防止污泥结块堵塞通道。
 

 
 
  三、传动机构故障
 
  传动机构包括链条、链轮、导轨等部件,故障表现为链条脱落、导轨磨损或旋转卡顿。链条脱落多由链条松弛、链轮齿磨损或张紧装置失效导致,排查时需调整张紧装置,更换磨损的链条和链轮;导轨磨损会导致刮泥机运行晃动,需定期检查导轨厚度,磨损超标时及时更换,并做好导轨润滑。旋转卡顿可能是底部轴承锈蚀或积泥缠绕,需拆卸清理轴承,涂抹防锈润滑剂,必要时更换轴承组件。
 
  四、故障预防与日常维护要点
 
  除了针对性排障,日常维护能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。建议建立定期巡检制度,每日检查驱动系统运行状态、刮泥效果和传动机构紧固情况;每周清理排泥口及池底杂物,检查润滑油液位;每月对电机、减速箱进行全面保养,测试过载保护装置灵敏度;每季度对刮板、导轨、轴承等易损件进行专项检查,及时更换老化配件。同时,运维人员需熟悉设备结构和操作规范,避免违规操作导致故障。
 
  中心刮泥机的故障排查需遵循“先现象后原因、先简单后复杂”的原则,结合日常维护数据精准定位问题。通过科学排障和规范维护,既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,也能延长使用寿命,为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可靠支撑。